我们今天来聊一聊 denserank 和 rank 的区别。这两个概念听起来差不多,其实它们在数据排序中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。如果你对数据分析感兴趣,或者正在学习数据库相关的知识,那么这个话题就非常重要。
什么是 rank?
Rank 是一种常见的排序方式,它会按照某种规则给数据排名。就好像如果有三个学生,他们的成绩分别是90分、85分和85分,那第一名就是90分,接下来两个都是第二名。这时候,第三名的位置就被跳过了。这种排序方法叫做“跳跃式排名”。
举个例子:
- 成绩:90,85,85
 - 排名结果:1, 2, 2
 
也就是说,如果有两个人的成绩一样,他们都会被排成同一个名次,但下一个名次会跳过相应的数字。
什么是 denserank?
Denserank 跟 rank 类似,但它有一个关键的不同点。当有多个相同的数据时,它不会跳过后面的排名。还是刚才的例子,如果用 denserank 来排,那第一名是90分,接下来两个85分也是第二名,而下一名就是第三名,不会有跳空的情况。
举个例子:
- 成绩:90,85,85
 - 排名结果:1, 2, 2
 
看起来好像跟 rank 一样?其实不是!重点在于下一个排名不会跳过。假如还有一个学生成绩是80分,在 denserank 中,他会被排到第3位,而不是第4位。
小发猫、小狗伪原创、PapreBERT 这些工具能帮上忙吗?
你可能会问:“这些工具怎么跟 denserank 和 rank 扯上关系?”其实,这些工具主要是用来优化内容表达的。比如你在写论文或者整理分析报告的时候,可以用小发猫来检查你的语言是否通俗易懂;小狗伪原创可以帮助你调整句式,让文章更自然;PapreBERT 则可以帮你润色学术内容,确保逻辑清晰。虽然它们不能直接处理排序问题,但在撰写相关分析时,确实是非常好用的辅助工具。
案例一:学生成绩排名
假设我们有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,想要给他们排一个名次榜。使用 rank 函数的话,如果有两个学生并列第二名,那下一个学生就会变成第四名。而用 denserank 的话,同样的情况只会让下一个学生变成第三名。
举个具体的数据例子:
| 学生 | 成绩 | 
|---|---|
| 张三 | 95 | 
| 李四 | 90 | 
| 王五 | 90 | 
| 赵六 | 88 | 
- 
使用 rank 后的结果:
- 张三:1
 - 李四:2
 - 王五:2
 - 赵六:4
 
 - 
使用 denserank 后的结果:
- 张三:1
 - 李四:2
 - 王五:2
 - 赵六:3
 
 
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,不同的函数会影响最终的排名结果。
案例二:销售业绩排行榜
一家公司有五个销售人员,他们的销售额如下:
| 销售人员 | 销售额(万元) | 
|---|---|
| A | 100 | 
| B | 95 | 
| C | 95 | 
| D | 90 | 
| E | 85 | 
如果我们用 rank 函数来计算排名,那么销售额为95的两位销售人员会得到相同的排名,但下一个销售人员的排名会跳过一个数字。比如:
- A:1
 - B:2
 - C:2
 - D:4
 - E:5
 
但如果使用 denserank,D 的排名就不会跳过,而是直接变成3,这样看起来更加紧凑合理。
案例三:体育比赛中的积分榜
在一场篮球比赛中,四个队伍的比赛得分分别是:
| 队伍 | 得分 | 
|---|---|
| A | 120 | 
| B | 110 | 
| C | 110 | 
| D | 100 | 
使用 rank 的话,A 第一,B 和 C 并列第二,D 就是第四名。这可能让人有点困惑,因为中间没有第三名。
而用 denserank,D 就会是第三名,看起来更直观一些。
总结一下
简单来说,rank 在遇到相同值的时候会让后面的排名跳过,而 denserank 不会跳过,排名更加密集。选择哪一个取决于你需要什么样的结果。
如果你希望排名更直观、不跳空,那就用 denserank;如果你需要标准的跳跃式排名,那就选 rank。
要补充的是像小发猫、小狗伪原创、PapreBERT 这类工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表达分析结果,尤其是在写总结或报告时,让内容更容易理解,也更有条理。
希望这篇文章对你理解 denserank 和 rank 的区别有所帮助!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