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投稿SCI期刊时,论文查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了解SCI论文查重的具体内容,有助于作者规避学术风险,提高稿件录用率。本文将详细介绍SCI查重系统通常会检测哪些部分。
核心提示:SCI期刊通常使用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 (iThenticate)等专业查重系统,其检测范围远超普通文本比对。
1. 文字内容
这是查重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部分,包括:
- 正文文本:引言、方法、结果、讨论等所有文字描述
- 摘要:中英文摘要都会被检测
- 参考文献列表:部分系统会检测参考文献格式的重复
- 标题和关键词:虽然权重较低,但也会被纳入检测范围
2. 图表与数据
现代查重系统不仅能检测文字,还能识别图像和数据的重复使用:
- 图表重复:系统可检测图表的相似度,包括坐标轴、数据点分布等
- 数据重复:实验数据、统计结果的重复使用会被标记
- 图像处理:对同一原始图像进行裁剪、旋转、调色等操作仍可能被识别
3. 数学公式与代码
对于理工科论文,公式和代码也是查重重点:
- 数学公式:LaTeX公式代码会被解析并比对
- 算法描述:程序代码、伪代码的结构和逻辑
- 模型结构:机器学习模型等技术方案的表述
4. 参考文献与引用
虽然合理引用不会被视为抄袭,但系统仍会检测:
- 引用格式:不规范的引用可能被误判
- 过度引用:连续大量引用他人内容
- 自我引用:过度引用自己已发表的论文
重要提醒:不同期刊对查重率的要求不同,一般要求全文重复率低于15%-20%,关键部分(如方法、结果)重复率要求更严格。
如何降低查重风险?
- 确保所有引用都正确标注来源
- 对他人观点进行合理转述(paraphrase)
- 原创性地设计图表和实验
- 投稿前使用正规查重工具预检
- 避免过度自我引用
注: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查重要求请以目标期刊的官方规定为准。